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年基层农技
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农科函〔****〕**号
有关市(州)、县(市、区)农业农村(畜牧兽医)局:
根据《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的通知》(财农〔****〕**号)要求,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提前下达****年中央财政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计划的通知》(甘农财发〔****〕**号),下达第一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资金。为做好****年中央财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资金兑付到位和项目执行到位,根据《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关于****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制定了《甘肃省****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现予印发,请有关市州农业农村局、各项目县(市、区)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做好项目实施工作。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年*月*日
甘肃省****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做好****年中央财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关于****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甘肃省****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一)探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省上开展“揭榜挂帅”试点,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鼓励各地探索开展“揭榜挂帅”、协同服务、区域性平台等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全省总结提炼农技推广服务新机制、新模式*套以上。
(二)打造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每个项目县建设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不少于*个(专门开展生物育种产业化的基地除外),每个基地直接联系农户不少于**户。打造一批标杆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支撑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每个标杆基地全年开展技术推广活动不少于*次,直接联系农户不少于**户。
(三)组织开展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省上发布全省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组织开展技术观摩。各市州和项目县发布本地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每个项目县依托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因地制宜推广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项(次)以上,全省推广***项(次)以上,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以上。
(四)分层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对****名以上的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其中省级培育***名以上农技推广骨干。优化特聘农技员聘任管理,持续招募***名以上特聘农技员。
二、实施原则
(一)聚焦重点,服务大局。聚焦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突出“良种”应用,加快新优品种推广应用;围绕“良法”集成,加快综合技术推广;突出“良机”配套,加快全程机械化步伐;强化“良制”建立,聚集单产提升合力。集成耕、种、管、收、地、种、肥、药等全环节、集成各项增产技术,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和效益提升,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二)明确导向,分块实施。以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为导向,完善技术推广服务配套设施设备,加大力度培育农技推广骨干人才,促进基层农技人员更好履职尽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壮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力量,鼓励拓展服务领域,提供个性化、全流程、高质量农业科技服务,继续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三)过程管理,注重实绩。以农技推广服务实效、服务对象满意度等为核心内容,通过集中交流、在线点评、实地核查、交叉评估等方式开展全过程全覆盖绩效评价,确保评价过程、评价结果更具客观公正性、更好体现财政绩效目标。
三、实施范围
在全省**个市州的**个县市区实施。
(一)小麦产业:金塔、玉门、高台、永昌、凉州、永登、张家川等*个县市区;
(二)玉米产业:肃州、肃南、凉州、民勤、榆中、景泰、陇西、漳县、通渭、静宁、崇信、徽县、康乐、舟曲等**个县区;
(三)马铃薯产业:山丹、安定、庄浪、武都等*个县区;
(四)油菜产业:民乐、临潭、秦州等*个县区;
(五)大豆产业:平川、秦安、成县、康县等*个县区;
(六)青稞产业:夏河县。
(七)以下县区还要统筹实施相关重点工作:
*.安定区统筹项目资金,会同省农科院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工作。
*.榆中、凉州、景泰等*个县区推进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景泰、榆中、凉州、玉门、永昌、庄浪、秦州、夏河等*个县市区结合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建设任务,开展标杆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建设。“揭榜挂帅”试点县区,结合标杆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和转基因玉米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建设,完成榜单任务。
四、重点任务
(一)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省上结合产业技术需求和省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征集一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开展“揭榜挂帅”试点,打造一批种业创新、生物育种产业化、重大引领性技术集成和新型设施装备等标杆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
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着力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新机制,主要包括:“揭榜挂帅”开展农技服务,根据生产需求发布“榜单”,农技人员联合科研院校专家等“揭榜”服务,加强考核结果在职称评聘、评先选优中的应用。搭建区域性农技推广服务平台,按照产业特点设置区域工作站点,联合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特聘农技员等开展服务。创建一批“五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运行管理、完善办公手段、配套设施设备。支持各级农技推广机构与科研院校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等力量协同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二)集成组装综合技术。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推介发布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各项目县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发布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集成组装综合技术方案,并制定农技推广计划,将推广任务明确到各实施单位,要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机构、科研院校以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作用。探索开展农业科技管理信息化、智慧粮油信息化试点等工作。
(三)开展先进农业技术试验。在凉州、榆中、庄浪等*个县区开展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建设。在景泰、榆中、凉州、玉门、永昌、庄浪、秦州、夏河等*个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打造*个标杆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各基地制定工作方案,明确集成示范的品种、技术和实施措施,开展*次以上的观摩交流活动。各项目县建设*个以上的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其中*个必须是下达的主导产业,其余可以是其他粮油作物),试验示范综合技术方案及本区域内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在关键农时组织开展技术观摩、经验交流、技能培训等活动,广泛邀请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小农户参观学习。各农业科技试验基地都要树立“****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标识牌(样式见附件*)
(四)深入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每个项目县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遴选***户以上科技示范户,加强良种良法良机良艺应用展示。夯实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机制,每名基层农技员定向包联至少*个行政村,联系若干生产大户或农民技术员,在关键农时驻点开设田间课堂,现场教学、示范操作,发放技术手册、明白纸等资料。支持农技人员联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科研院校专家、科技特派员、特聘农技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等,共同开展农技服务。支持农技人员通过中国农技推广APP、直播平台、短视频等新媒体,开展问题解答、业务指导、技术普及等在线指导服务。
(五)提升农技人员能力素质。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建立骨干人才库,制定专门计划,遴选***人以上,委托国家级或省级培训机构开展连续不少于*天脱产业务培训,重点提升重大技术应用能力。各项目县制定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强指导和组织,积极探索多地联合培训等方式,提升培训质量。知识更新培训时间不少于*天,其中省内实训课程不少于*天,重点提升实操能力。
(六)深入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每个项目县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土专家”“田秀才”以及“三支一扶”计划中涉农毕业生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等,招募*-*名特聘农技员。进一步强化人员管理,各项目县要完善“特聘农技员招募办法”“考核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招募产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员,切实发挥对接产业一线的作用。
(七)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榆中、凉州、景泰等*个县区结合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推进工作,在典型生态区建立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将抗虫耐除草剂品种与密植、水肥一体化、机械籽粒直收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结合,提高转基因玉米与现有的技术融合度、机械匹配度,加强技术观摩培训,提高农户认可度,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扩面提速。
(八)加快信息化手段在农技推广服务中的应用。支持项目县应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建立官方账号,培养一批农技微视频创作者,在线开展技术推广服务。持续普及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国农技推广APP,鼓励引导农技人员、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科技特派员等在线开展业务培训、农技问答、咨询指导等服务,各项目县农技人员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比例超过**%。做好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工作日志记录、技术难题解答、现场指导服务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服务指导。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加强项目实施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支撑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提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项目主管责任单位,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项目实施单位。要制定实施方案,各项目县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编写模板见附件*),明确实施内容、实施区域、技术方案、时间节点和保障措施,确保项目落实落地。各项目县实施方案电子版经市州农业农村局汇总审核后,于*月**日前报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审核。
(二)强化资金管理,开展综合评价。各项目县要按照《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合理预算、科学分配、专款专用,用足用好中央补助资金,规范资金管理,严禁挪用、拖欠项目资金。建立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明确绩效目标,强化过程管理,严格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利用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做好项目资金执行、绩效目标上报等工作。
(三)工作突出重点,提升项目水平。重点支持“揭榜挂帅”试点、标杆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建设、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等重点工作。加大对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创新支持力度,将创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纳入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创新范畴。要高度重视项目信息填报工作,将项目实施情况及时上传到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补助项目板块中。要规范档案管理,将项目实施过程文字、图片、影像等有关资料收集保存、归档整理。
(四)做好项目总结,注重宣传报道。各地要及时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创新性做法,通过现场观摩、典型交流等方式进行总结推广,运用网络、报纸、电视、短视频、公众号等媒体手段进行广泛宣传。做好重点任务实施进展上报,对于标杆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月**日前报送工作方案、*月**日前报送进展情况、**月**日前报送总结材料,各县的项目总结一并报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用好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加强宣传,为农技推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联系方式:
(一)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合作处
通信地址:兰州市平凉路***号
邮政编码:******
联 系 人:张少明 ****-******* >****-*******
电子邮箱:*********@qq.com
(二)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通信地址:兰州市嘉峪关西路***号农业大厦*楼
邮政编码:******
联 系 人:孔建禄 ****-******* >****-*******
电子邮箱:*********@qq.com
附件:*. ****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标牌样式
*. ****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模板